關於投資:股市為什麼上漲下跌?

關於投資:股市為什麼上漲下跌?
Why stock market go up and down?

人們對事件的反應,是造成股市漲跌的主因,而其餘的,都是間接原因。

當資訊釋放或流出後,大眾或專業投資人對某投資標的評價會有所改變,標的可能在未來變得更值錢了,也可能相反,所以現在的價格,就顯得便宜or太貴,這看起來好像無關貪婪和恐懼,是出於理性的價值評估。

但當你仔細想想,股市價格會變動,是因為人們在對事件做出反應後的交易行為,那如果人們對資訊、雜訊無反應,股市就永遠都不會有起伏,理解了這點,就可以推測出效率市場假說在短期會常出錯。因為人們總是過度反應,而且我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客觀的,所謂的客觀,只是一群人的主觀。

也因為評估一公司的價值,除了是一門科學外,同時也是藝術。也就是除了量化外,質的分析也佔很大一部分,而質這種東西,通常就是見仁見智,每個人生長背景、教育程度、文化習慣,都會使同一標的物,有不同的評價結果。所以市場價格也就會起起伏伏了。

簡單來說,假設台積電在09時:00分:01秒,股價是100NTD,09時:00分:05秒變成101NTD,在這5秒鐘的時間裡,股價有了變化,但台積電的營運,是否在5秒內起了變化了呢?在一交易日中,09:00~13:30,股價跳動了數千次,到底那次是確切的真實價值呢? 如果市場真的有效率,消化了所有資訊,那為何會有各種各樣的價格呢?

而市場,又是什麼? 市場其實不就是一群人而已嗎?

如果你認為所有人都會理性做出決策,那什麼又是理性呢?一個人喜歡雲遊山間田野,一個人喜愛爭名奪利,兩個人都做出他們所謂理性的決策,但在外人看來,卻是南轅北轍的結果。

還是我們就假定理性是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呢?那是要合法還不合法?每個人所能接受的程度又有所不同,有人些想全賺,有人些賺七分留人情。

總之,理性的背後,有很多說不清的連結,很多時候是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。於是,一訊息對每個人的影響也就不同,願意購買和出售的價格也不同,所以股價也就波動了。

所以,下次當你看到聯準會說要生息降息、人民幣貶值、某樣新科技發明,都要記得,不是事件本身造成了股市的漲跌,而是後面人們對它的預期,而每個人的預期也都不同。

而此刻,因為人們的各種過度反應而產生的錯誤定價,獲利空間也就出現了。

了解工具的極限

了解工具的極限
Realize the limits of Human.

當我們要使用某種工具時,得先了解它極限和限制。我們不會期待黑白電視機能夠有彩色畫面。 我們不會期待保溫瓶可以當吹風機用。我們不會期待老虎會聽得懂人話。我們更不該期待人類能保持完全的理性。


反過來說,在我們思考未來將要從事什麼行業,做什麼事,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時,必須先去了解,「我」這個工具會有什麼樣缺陷,因為我即將使用「我」來達成某些事情,所以我得先了解大腦、生理循環、心理層面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。再做出決策時,會不會有些我們未知的盲點存在?

簡單來說,就是得先了解人體的極限和盲點在哪,或是無法抗拒的錯覺。從這顯示出生理學和心理學的重要。

非常短的一篇文,其實重點是要提醒自己,要先去了解人體的極限,避開已知的盲點,亦或是,利用這些盲點?

最值得思考的問題

最值得思考的問題
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in life.
生命的意義是什麼?多數人都曾思考過這問題,但由於這問題跟日常生活沒有急切相關,於是我們把時間轉花在短期可以看到成效的事情上。這問題就暫時被擺在一邊了。

我認為,意義這東西,是創造者給的,而不是被創之物自己思考的(不是指自己不用去找尋)。舉例來說,賈伯斯創造Iphone(當然不只是他的功勞,在此先簡化),Iphone裡頭有許多的功能,每個人使用各功能時,也抱持不同心態,但如果此時,Iphone突然開始會思考了,它開始想,我為什麼會存在,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我似乎可以達成很多事情,但,什麼事情是我最應該去做的事?

如果這隻Iphone只是不斷的自我思考,是找不到答案的,我們必須追本溯源,找到源頭,找到創造者,才有辦法解答這件事,因為就像人類創造東西一般,我們造印表機,希望它能影印東西,洗衣機幫我們洗衣服,網路讓我們能低成本和世界接觸。而我們,似乎也是被造之物之一,我們的創造者希望我們去做什麼? 

先聲明,我可不是要傳教。我也不太相信這源頭,會實體顯現在我們面前,我想表達的是,如果我們不思考我們從那裡來,要怎麼知道我們要到那裡去? 

但大多數人對此卻不太感興趣,這其實讓我有點困惑。想像如果你是名新生兒,你才剛生下來沒多久,雖然有人照顧你,但你似乎沒有爸媽,生下你的人並不在你左右,這時,你是否會想知道是誰生了你,你的爸媽是誰? 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會想知道,想去追尋。  

但相同的事情,發生在人類身上,卻不是那麼引人注意。你也許會說,我們就是猿人演化而來,但猿人之前呢?在還沒有生命之前呢?在還沒有宇宙之前呢?是什麼東西,或什麼力量,使所有的一切發生?

所以對我來說,生命的意義,倒不是首要思考之事,生命的起源才是。而這問題,看似和我們的日常生活、人際關係、仕途前程,沒有太大關聯,但我依舊深信,這才是最值得被思考的問題。


你又是怎麼想的呢? 希望你能與大家分享 :)

關於投資:指數型基金




關於投資:指數型基金
Index fund
從貧富差距的啟示中,我們了解投資不僅對於財富累積有幫助,還發現它竟然造成了社會問題。接著,我們談到「儲蓄」的重要性,所以是時候探討這些錢放在那裡比較好? 而幾乎所有投資大師都有相同的建議,「指數型基金」。 事情好像有點簡單,但又不完全那麼簡單,讓我們一步步看下去。 



基金
基金=一坨錢。不是什麼艱澀的概念,其實每個人都存過基金,最近Iphone 6s出了,你可能在好幾個月前開始想買它,你可能是每個月存一點,或是乾脆怒拿存款一筆出來,當做「買手機基金」,相似的還有「購車基金」、「結婚基金」等等。

而在證券市場,由於錢多好辦事,銀彈夠多是可以撼動市場的,於是基金公司發行基金,讓大眾投錢進去,因為資本規模限制而做不到的事情,都因為基金匯集大眾資金而解決,可以是購買高金額的標的(怒買一棟大廈?),也可以是買賣某檔股票時攤平成本,總之就是,錢多以後,能做的事情比較多啦!,而這就是我們一般聽到的基金。

基金分成兩種,一種是主動型,一種是被動型。

主動型:如XX新能源基金、XX高科技基金、XX東歐基金等等,是特定投資於某個領域的基金,所以就會有個積極的基金經理人主動幫您挑選組合內的投資標的,手續費會比較高,因為要養分析師、基金經理人,天天煩惱標的上漲下跌。

被動型:顧名思義,它很被動(羞)。  也就是,此類型的基金的基金經理人,不需要整天壓力很大,怕上漲下跌,只需偶爾幫忙看看做調整,使此基金連結到某指標,它不求超越市場表現,只求和市場有相同表現即可,指數型基金就是代表。



指數
基金講完了,講指數。 我們都常常會聽到,台股要衝萬點啦~~~ GOGO; 或是台股跌破5000點啦~~~ QQ(其實這時心情狀態應該要相反) 而這個幾點幾點,就是指數,台股有指數,美國也有指數,如道瓊、S&P500,日本是日經指數。

以台股為例,台股指數是怎麼來的呢?股市=股票市場,而股票是企業所有權的表彰,所以股市簡單說就是,「交易企業所有權的地方」,而股市指數就是股市企業市場價值的加權平均。因為公司有大有小,以今天收盤價來看(2015/10/7),台積電市場價值達35005億、鴻海12855億,而市值最低的公司是F-台南,市值只有5億。最高和最低差了7000倍,一家公司抵7000家啊~所以他們佔台股指數的比例當然不同。就像考學測一樣,某系採計國、英、數 x2,地理x1.5,歷史x1,每科都會有加權,每間公司也會依市值加權,於是指數就出來了。



指數型基金
所以,相較於投資個別企業,指數型基金提供了一個機會,讓你直接購買整個市場。你的獲利就隨著整個股市波動,而不是個別企業。好處是:你不會再有挑股的危機,不用花費太多心力在其中,是強力的分散投資。壞處是:你不會有一夕致富的可能,因為整體股市不會突然瘋狂翻了好幾倍,但個別企業卻有可能。不過因爲長期(10年)股市報酬相對穩定(依各市場從5%~25%都有可能),所以是長期投資的好朋友。

再者指數型基金(被動型),相較於主動型基金,除了波動較不劇烈外,手續費也比較低,可省下不少交易成本,這是吃掉獲利主因之一。在撰寫這篇時,發現已有前人整理不少指數型基金的資料。如1.綠角財經筆記  2.怪老子理財詳細的內容,我就不多贅述啦。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參閱囉。

財務規劃:貧富差距的啟示



財務規劃:貧富差距的啟示
Financial Planning:  Wealth inequality

貧富差距
事情得從貧富差距開始講起,根據2010年的統計,全美前10%的有錢人,擁有全美70%的財富; 而後80%的人的財富加總,竟然只佔全美10%,大略是上圖的概念。

雖然目前貧富差距的情況,看不出立即性的影響。也就是說,有些人真的超級有錢,但又關我什麼事? 我只要不要超級窮活不下去就好。不過差距不斷擴大,可以想像窮人會群起反抗,造成強大的社會動盪,但窮人要如何被組織起來,又是一個問題了。

而貧富差距發生的原因又是什麼? 在21世紀資本論裡Professor Thomas Piketty提出 "r" >"g"是主要原因。  "r"代表資本報酬率,"g"則是經濟成長率。 而長期來看," r "約有4.5%,"g"則是1.5%  這代表什麼意思?

Ex:如果A.B兩人領相同的薪資,A把他的薪水投入證券市場、房地產、任何能產生報酬的機會中,但B什麼都沒做,長期來說,A的財富累積速度,會高於B。 簡言之,就是A利用他的錢幫他賺錢。

隨著時間推進,A.B兩者差異將越來越大,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,當A越來越有錢,他的資本報酬率 r,將高於4.5%的平均值。 也就是你越有錢,你就能賺越多錢。

先回到財務規劃的部分,更多貧富差距的研究和解決方案就不多述。


對我們的影響
但對於一般人,重點到底在那裡?   就是要好好利用         "r" 的力量

”r">"g",假如每年經濟都以1.5%成長,照理說,你也可以得到1.5%的加薪。但 r 多年來都高於 g,代表如果你沒有好好善待你的錢,永遠放在銀行領那0.3%~1.3%的利息,你的財富累積速度可能沒有你想像中的好,完成你夢想的基石還需要花更多時間去獲得。

所以這篇文是要大家趕快把錢投入股市、債市、或任何金融工具嗎?  No!
相反的,我認為如果你不是要把投資當作專業的人,貿然把自己的財富丟入金融市場,或聽信各種小道消息,都是很不明智的,乾脆放在床底下來比較好。

接著讓我們回到財務規劃的前提

關於投資:產業前景?




關於投資:產業前景?
How about uprising industries?

常常我們會聽到,XX產業是未來的希望,潛在市場有幾千億、幾兆啦等等。這是該把錢投進去的時機嗎?

先別那麼急!

舉個例子好了,上述的XX產業,可以是電動車、太陽能、物聯網、電子商務等我們近期熟悉的話題,這看似是未來的走向,但真的能讓我們賺到錢嗎?

廢話不多說,「好學校會有壞學生,壞學校也有好學生。」產業前景再怎麼看好,都會出現壞學生,更何況,當大家都看到一波風潮的時候,你的優勢就不見了,因為你就必須跟很多人競爭。著重於企業的經營,不必太在意它是否處於前景市場,即使是傳統產業,也可能因為獨霸一方,而賺的爽爽。


結論:不用太在意產業前景,除非某家公司有獨特的競爭優勢,因為競爭者真的是多到你無法想像。

關於投資:高風險高報酬?


關於投資:高風險高報酬?
What is Investment?

白話來說,投資在財務上的定義:現在投入錢進去,未來拿回更多錢。

 而提到投資,相對的就會提到「風險」。


關於風險與報酬

我們常聽到,高風險高報酬,低風險低報酬,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?它的本意是,當你要我承擔高風險時,我就要索取高報酬當作補償。But….高風險到底是指什麼?

在財務課本上,我們得到的是,風險=波動程度,高波動程度,就代表它大賺或大賠的機率很高,也就是不確定性很高,如果我不能確定我會大賺還大賠,我可能稱它風險很大。但當大賺的情況發生時,我們會覺得它是風險嗎?

所以,對我而言,風險是賠錢的機率。我們回到高風險高報酬,低風險低報酬, 這件事真的合理嗎?

把風險改成我剛剛的定義。  這句話就變成,當你要我承擔高賠錢機率時,你得給我高報酬當作補償,低賠錢機率時,給我低的報酬當作補償。 聽起來好像很對,但事實上呢?一個低賠錢機率的事件,應該要利用此機會,取得較高的報酬,這是期望值的問題。

舉例來說:
想像你在玩梭哈,或是任何一種遊戲。你因為任何因素,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贏對方,獲得賭金。這時候,你是低風險還是高風險?  而這又會帶給你高報酬還低報酬?

對我來說,在投資裡,高風險高報酬根本是錯的,低風險才能帶來高報酬!不過相同的例子,在純粹賭博裡(意指你根本是用猜的),或許就成立了。你不知道對方的牌,也沒有任何的計算,你只是瘋狂的下大注,這時你確實有可能大賺,但你也可能大賠,That’s it.

所以,我認為一個好的投資,是如下的。你經過研究分析,確信你的投資標的將會發生什麼事,你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,但至少你相信賠錢機率是很低的,這時你選擇下注。你不會每次都贏,但只要長期下來,你站在勝率高的那方,你就會贏得你該擁有的。

財務規劃的前提



財務規劃的前提
How to make your life easier?

經過了這幾年的研究與實踐,累積了一小筆的資產,對於自身已有良好規劃的朋友來說,以下的經驗分享,或許不足為題,但如果你和我一樣,只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,希望可以讓您有所收獲。

有關理財、投資,大眾的印象不外乎是利用金融工具(股票、期貨、選擇權、權証)去賺錢,沒錯,那是一部分,但那絕對不是第一步。整個財務規劃的前提就是......「你要有錢」!      是的,是儲蓄」

儲蓄是財務規劃的根本,如果你連個三五萬塊都沒有,何來投資理財之談?王永慶先生曾說過:「賺一塊錢不是一塊錢,存一塊錢才是一塊錢」,這或許可以解釋,為什麼有些人薪資收入比你高,但到了月底,總是賬戶空空,搞不好還要跟你借錢。

關於儲蓄,法則一,就是區分「想要和需要」。我認為這是財務規劃的根本,在打算花任何一分錢的時候,問問自己「我真的需要它嗎?」,這個它,可以是一支新的Iphone、一件衣服、一個包包、甚至是一杯飲料。

我不是鼓勵什麼都不去做,像苦行僧般只維持人類最低生存標準就好,而是,有些事物,我們花費在上面的金錢,頻率其實可以不用那麼高。且有些事物(依個人界定)在短期看起來是「想要」,但拉到長期來看,就會變成「需要」。例如:出國旅行、去第一次夜店、第一次高空彈跳、第一次滑雪等尚未體驗過之事。

法則二,記賬。現在記賬app很多,找到你喜歡的,開始記賬。其實只要徹底貫徹法則一,是不需要記帳的,因為你所有的金錢,都已經花在該花的地方上,但我們都無法真的百分之百做到理性用錢,所以記帳這時就派上用場了。每個月去審視自己的花在什麼地方上,是不是花在刀口,用來提醒自己該減少那方面的支出,是記帳的用意。 

上述兩點或許不是什麼新觀念,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好建議,而知道了,如果做不到,也是白搭。

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,相信只要短短數月,就能看見成效,而那時候,我們就可以進入到下一個階段,不過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
「人類中心說」


宇宙的開端是從何時,我們又為何而在?  一個千萬年的大哉問。

如六千五百萬前的恐龍,「人類」現處於食物鏈的頂端,但我們目中無物,認為自己是世界主宰,忘了是「祂」或「其他力量」創造了一切。我們其實都只是渺小的一個分子罷了。

了解我們不是世界中心,只是剛好處於食物鏈頂端,因為除了大自然的力量,很少時候我們會被其他動物當作食物,但這不代表我們是一切。去體認人類的渺小,去想想宇宙的開端,生命的起源,是我最近在做的事。(當兵來最大的收獲之一,哈哈)

而所謂「人類中心說」,和「地球中心說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 在哥白尼還沒提出「太陽中心說」時,人類一直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。

或許你會說:「地球中心說」、「太陽中心說」,關我什麼事? 有沒有認知到我們常以「人類中心」來行事又怎樣?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? 好像沒有太多實際差異吧?但實際上,這將產生巨大變化,試想,如果當初我們還以「地球中心」來做基底,現今的天文理論,或許是完全不同的科學解釋。因為所有推論,都會因學說的根基差異,而推導出完全不同結果。

而認清人類不是中心,就像是修改了我們的理論基礎,這將會改變我們的人生觀。

那如果人類不是中心,那什麼才是呢?又或許根本不需要有中心?

我有我的答案,你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