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投資:產業前景?




關於投資:產業前景?
How about uprising industries?

常常我們會聽到,XX產業是未來的希望,潛在市場有幾千億、幾兆啦等等。這是該把錢投進去的時機嗎?

先別那麼急!

舉個例子好了,上述的XX產業,可以是電動車、太陽能、物聯網、電子商務等我們近期熟悉的話題,這看似是未來的走向,但真的能讓我們賺到錢嗎?

廢話不多說,「好學校會有壞學生,壞學校也有好學生。」產業前景再怎麼看好,都會出現壞學生,更何況,當大家都看到一波風潮的時候,你的優勢就不見了,因為你就必須跟很多人競爭。著重於企業的經營,不必太在意它是否處於前景市場,即使是傳統產業,也可能因為獨霸一方,而賺的爽爽。


結論:不用太在意產業前景,除非某家公司有獨特的競爭優勢,因為競爭者真的是多到你無法想像。

關於投資:高風險高報酬?


關於投資:高風險高報酬?
What is Investment?

白話來說,投資在財務上的定義:現在投入錢進去,未來拿回更多錢。

 而提到投資,相對的就會提到「風險」。


關於風險與報酬

我們常聽到,高風險高報酬,低風險低報酬,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?它的本意是,當你要我承擔高風險時,我就要索取高報酬當作補償。But….高風險到底是指什麼?

在財務課本上,我們得到的是,風險=波動程度,高波動程度,就代表它大賺或大賠的機率很高,也就是不確定性很高,如果我不能確定我會大賺還大賠,我可能稱它風險很大。但當大賺的情況發生時,我們會覺得它是風險嗎?

所以,對我而言,風險是賠錢的機率。我們回到高風險高報酬,低風險低報酬, 這件事真的合理嗎?

把風險改成我剛剛的定義。  這句話就變成,當你要我承擔高賠錢機率時,你得給我高報酬當作補償,低賠錢機率時,給我低的報酬當作補償。 聽起來好像很對,但事實上呢?一個低賠錢機率的事件,應該要利用此機會,取得較高的報酬,這是期望值的問題。

舉例來說:
想像你在玩梭哈,或是任何一種遊戲。你因為任何因素,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贏對方,獲得賭金。這時候,你是低風險還是高風險?  而這又會帶給你高報酬還低報酬?

對我來說,在投資裡,高風險高報酬根本是錯的,低風險才能帶來高報酬!不過相同的例子,在純粹賭博裡(意指你根本是用猜的),或許就成立了。你不知道對方的牌,也沒有任何的計算,你只是瘋狂的下大注,這時你確實有可能大賺,但你也可能大賠,That’s it.

所以,我認為一個好的投資,是如下的。你經過研究分析,確信你的投資標的將會發生什麼事,你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,但至少你相信賠錢機率是很低的,這時你選擇下注。你不會每次都贏,但只要長期下來,你站在勝率高的那方,你就會贏得你該擁有的。

財務規劃的前提



財務規劃的前提
How to make your life easier?

經過了這幾年的研究與實踐,累積了一小筆的資產,對於自身已有良好規劃的朋友來說,以下的經驗分享,或許不足為題,但如果你和我一樣,只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,希望可以讓您有所收獲。

有關理財、投資,大眾的印象不外乎是利用金融工具(股票、期貨、選擇權、權証)去賺錢,沒錯,那是一部分,但那絕對不是第一步。整個財務規劃的前提就是......「你要有錢」!      是的,是儲蓄」

儲蓄是財務規劃的根本,如果你連個三五萬塊都沒有,何來投資理財之談?王永慶先生曾說過:「賺一塊錢不是一塊錢,存一塊錢才是一塊錢」,這或許可以解釋,為什麼有些人薪資收入比你高,但到了月底,總是賬戶空空,搞不好還要跟你借錢。

關於儲蓄,法則一,就是區分「想要和需要」。我認為這是財務規劃的根本,在打算花任何一分錢的時候,問問自己「我真的需要它嗎?」,這個它,可以是一支新的Iphone、一件衣服、一個包包、甚至是一杯飲料。

我不是鼓勵什麼都不去做,像苦行僧般只維持人類最低生存標準就好,而是,有些事物,我們花費在上面的金錢,頻率其實可以不用那麼高。且有些事物(依個人界定)在短期看起來是「想要」,但拉到長期來看,就會變成「需要」。例如:出國旅行、去第一次夜店、第一次高空彈跳、第一次滑雪等尚未體驗過之事。

法則二,記賬。現在記賬app很多,找到你喜歡的,開始記賬。其實只要徹底貫徹法則一,是不需要記帳的,因為你所有的金錢,都已經花在該花的地方上,但我們都無法真的百分之百做到理性用錢,所以記帳這時就派上用場了。每個月去審視自己的花在什麼地方上,是不是花在刀口,用來提醒自己該減少那方面的支出,是記帳的用意。 

上述兩點或許不是什麼新觀念,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好建議,而知道了,如果做不到,也是白搭。

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,相信只要短短數月,就能看見成效,而那時候,我們就可以進入到下一個階段,不過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