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的我,總認為在那個學校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,那就什麼都沒問題了,所以考高中的時候,我把自己限制在離家走路三分鐘的學校內,而在那樣的環境裡,也導致了我到了現在的大學。
時至今日,我才了解名校之所以為名校,確實是有他的道理存在。
有感於四點。
1.視野
2.環境
3.機會
4.補助
論名校跟非名校生視野差距可從一例子看出,我到這裡後,得知有些學生的夢想是『獲得諾貝爾獎』,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聽到這種夢想,而身旁的台大生則說,我有不少朋友都有這種夢想。
上述短短幾十字,已可看出這些名校生所想、所看,是多麼的遠大,他們是這個年齡中,最被認可的一群,因此有更高理想,以符合社會期待,邏輯十分合理。 而非名校生呢?
如上所提,以前的我認為,在那個學校不重要,重點是自己努力,但當你努力後,發覺你已是第一時,動力必然縮減,因為你不用花太多氣力即可登頂。
而名校生的視野,集結而成,則形成了環境,每人都在拼命,因為他們是現階段被社會認可的精英,好勝心強烈。在這種環境下,你會更加努力,這並不是說你會整天緊張兮兮,但相對來說,你花在玩樂的時間得縮減,以維持自己的系上、學校的水平。
而名校生的視野,集結而成,則形成了環境,每人都在拼命,因為他們是現階段被社會認可的精英,好勝心強烈。在這種環境下,你會更加努力,這並不是說你會整天緊張兮兮,但相對來說,你花在玩樂的時間得縮減,以維持自己的系上、學校的水平。
在非名校中,則否,因為大部份人都在玩樂,當你用功時,則為異類,在群體壓力之下,你會較偏好適應人群,回到均值(指花費較多時間在玩樂)
在交換中,我結識許多台、政、清、交的學生,雖然之前在台就認識不少,但來北大的學生則是另外一種類型。
大部份交換生為大四,一半人考研究所,但這四名校中,已有不少人得到工作offer,起薪可接近5W NTD,提供機會先至日本工作兩年。 這跟大眾印象中的22k差距甚大,說明均值上之名校生之工作能力被企業認可。
而多數知名企業,也只到頂尖之大學招募員工,這聽起來十分合理,但也使雖有能力但並非名校之學生,輸在起跑點上。
補助:
以此次交換為例,我室友來北大獲得每人兩萬元補助,而他這學期申請獎學金則為十萬元,依不同年級、院系有不同類型獎學金,如台積電獎學金,當你拿到時,代表你可以至台積電工作。 這是非名校生從來不曾想過的,事實上,這是我十秒鐘前才知道(我轉頭問他的),學費方面更不用講,每年省下的學費,就能使這群人,去學習更多的技能,去旅行更多的地方,變的更有能力。
從以上四論點,其實就可以包含名校生為何可以比其他人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可,或者更多的薪資。無可厚非,他們的確更有能力(當然有少數並非如此,但相對來說,非名校生只有少數會是如此),而名校生決定點在於,高三畢業的學測、指考,在中國則為高考。
當大學決定在於高中,而你就讀那所高中,則會看你國中時如何表現。
誇張點來說,在13~15歲時(國一~國三)的努力於否,將會扮演不少因素在你的未來。
這其實是個慣性作用,當你國中會努力,代表你高中很有可能維持這個習慣,但重要的是,高中的環境將決定,你是否會在名校行列中,為何要使用能力分班,區隔不同學生從這裡可得知。
說了那麼多,但都沒有提到北大,其實是個鋪陳。